会走路的钱论坛

Please or 注册 to create posts and topics.

高效阅读完全指南(下):如何做到深度阅读?

过去,我们似乎一直认为学习是理所当然、人人都会的事情,但事实并非如此。仅仅做到对信息的获取显然还算不上是学习,学习本身是一种技能,而知道怎样去发挥好这项技能则会成为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优势。本文作者 Maarten van Doorn 就我们往往会忽略的实现学习效果的第二步展开了具体的介绍,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好我们的阅读时间,获得最高的投资回报率。原文发表自 Medium,原文标题:The Complete Guide to Effective Reading,编译后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谈到了如何实现积极阅读,适合制作思维导图,本文为下篇,作者将具体探讨寻求对新知识达到详细、深入了解和掌握的情况下具体应该怎样去做。

 

积极阅读高阶版

“没有什么方式比写下我们想要记住的东西更有助于学习了。”—西塞罗

 

接下来我要讨论的这一方法显然不适合那些对新知识浅尝辄止的情况,而是适用于那些需要你标注大量的参考注释,寻求对新知识达到详细、深入了解和掌握的情况。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对于新材料是研究和学习的态度,而不仅仅是阅读。

 

为了点燃互动和重复这一学习的双引擎,我采用的是三步走的策略,首先按照 QEC 方法记笔记,然后践行进阶版旁注标记和整理,最后实现让潜意识发挥作用的效果。

 

QEC 方法

学习和研究就需要你去记笔记,但是,这里我所说的记笔记并不是让你简单的抄录你所读材料中的信息。你要记住,积极阅读的重点就在于积极地与信息进行互动并对信息进行处理,抄录太过于被动。

QEC(question/evidence/method-问题/证据/方法)就是一个记笔记的好方法,这是我在 Cal Newport《如何成为一名学霸》(How to Become a Straight-A Student)一书中所学到的,其中提到:

方法很简单:将呈现在你面前的信息精简为一个个带有结论的问题,然后,列出两者之间合理关联存在的证据。换句话说,问题和结论就相当于是包裹着原本信息的一个包装,将这大量的信息转变为自己可以吸收的想法。

QEC 笔记方法从问题开始,而这些问题自然是来源于你正在阅读的信息。例如,当你在阅读《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Utopia for Realists)这本书时,读到其中支持普遍基本收入的观点时,你会看到其中有探讨愤世嫉俗者所坚信的伪宠物理论,他们认为人是没有固有兴趣的物种,如果没有来自金钱方面的激励,那他们就会停下手里的工作。在这里,你就可以用几行字来重新组织这一论点内容,而不必记上几页的笔记。

问题:为什么他们会认为人们在没有基本收入保障的情况下会停止工作?

随着你继续往下读,你会在这一问题下陆续添加上以下事实,这也将形成问题与结论相关的证据,看上去也像是要点。

1、“公民红利”实验已经表明当人们不再是为了报酬而不得不工作的时候他们对于工作的参与度并不会下降。

2、诸如此类,等等……

在你记录这些证据的时候,你也要开始思考这些数据可能会引导你得出怎样的结论。随着证据的不断增多,你也要回过头去审视之前的证据,并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做出决定。在以上的案例中,结论可能会是这样:

结论:没有理由可以让我们相信人们会停止工作,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无论人们是否能够获得普遍基本收入,他们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动力都不会降低。“零报酬”实验证实了这一点。

或者如果你是在写一篇关于元伦理学的论文,那 QEC 样本可能如下所示:

请记住,我们是以学习和研究为目的,以此来设计方法以最大限度地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信息进行积极互动。QEC 方法通过促进主动阅读来促进学习,因为它会迫使你对那些呈现在你面前的信息进行处理,然后思考你所阅读的内容有什么重要性,而不仅仅是将它们抄录下来。

 

旁注进阶

第二步我称之为“旁注进阶”,“旁注”也就是你在页面旁边位置标注出的想法、问题以及与其他想法的联系。通过旁注的产出,会提升你与所读材料的互动,你也会更好的去理解这些材料,学习效果也就更好。

 

但是为了实现阅读的最大投资回报率,我们需要对于旁注进行系统化调整。如果旁注内容不成体系,那这些内容就会被遗忘,除非你愿意时不时地手动翻阅每一本书去查找自己想要参考的旁注信息,而这显然既耗时、又费力。因此,我的建议是:

 

  • 不要直接在书页两侧写旁注,而是另外找一张纸。
  • 选用不同颜色的墨水来写旁注。
  • 旁注可以是任何内容:重要的关键词、你想到的联系、你对于论据的反对,以及你当时所能想到的任何重要的东西。
  • 然后,在完成旁注之后,就需要尝试将分散的想法联系到一起。只是发现所读材料与其他东西可能存在联系然后在旁注中以两三个单词的形式表现出来是很简单的一件事,但是真正将这些联系抽丝剥茧整理成线要比你想象的难得多。
  • 整理所有的旁注工作,寻找其中的联系这一步应该在你写完旁注内容之后接着进行,否则许多潜在的联系就像是你没有及时浇水、施肥的种子一样,无法生根发芽。
  • 第二天再回头去看一遍,在找到联系的地方划上下划线,相当于是将漂浮的点连接成线。

整个过程结束后,旁注内容看上去应该是像这样:

 

然后将旁注内容页面拍摄成图片,并保存起来。(下文我会提到该如何保存。)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消化你正在阅读的材料并将它变为你自己的东西—进行联想、建立联系、反复思忖、最终将它们放在自己的脑海之中。这样做需要时间,需要你对信息进行处理,需要你写写划划,需要你去思考。因为,也许你一开始会犯错,然后你需要时间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许你会做出错误的假设,你也需要时间去纠正它们;此外,处理和评估复杂的信息同样也需要时间。

 

但同时,你也会发现,慢下来之后,你可能会更加专注于所读的材料,从中也会得到更多的收获,所以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用在旁注上的时间。就我而言,我曾经在一些旁注的思考环节投入过几个小时的时间,并发现了很多宝贵的联系,这种突破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满足感。

 

让潜意识发挥作用

为了实现阅读的投资回报最大化,我采取的最后一步就是每天投入五分钟的时间,而这带给我最大的惊喜就是我会产生很多的想法和创意。这一技巧来的灵感来自于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他曾说过:“不要在对潜意识毫无要求的情况下就去睡觉。”换言之,在睡眠状态中也要让潜意识发挥作用。我不知道这是出于一种心理安慰还是真的会让大脑某个部位保持工作,但这样做真的有效。

 

每天晚上,我都会拿出一张空白纸,写下我的想法以及我一直在尝试去想清楚的一个问题。每天早晨醒来,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到我的书桌前,通过回答昨晚留下的问题来收获潜意识运作的成果。事实上,在我每天醒来后的前五分钟时间里,我通过这样的方式发现了许多“更深”层次的联系。当然,这些灵感的火花必然是我每日记笔记的直接结果,如果没有这些仅凭潜意识绝对产出不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想法。

 

小结

为了实现阅读的最大投资回报率,我们需要与所读材料实现最大程度的互动,对其进行尽可能多的思考。这一部分我们具体探讨了如何实现与所读材料的最大互动度,回顾和重复将在接下来的部分中进行介绍。

为了实现学习这一目标,我们应该避免被动阅读,争取积极、主动阅读。如果你想要大略地浏览、获取信息,我建议你采用思维导图方法,相对比较省时。这样会迫使你在有限的空间内对所读材料进行重新组织和整理,左右脑联动,从而实现材料处理效果的最大化。如果你是从更为专业的角度去研读材料,想要获取更加详细的参考信息,那我建议你采用三步走的策略。在阅读过程中通过 QEC 方法来记笔记,通过践行进阶版旁注发现新的联系,最后通过每天五分钟一个小小的举动让潜意识发挥作用。

 

怎样去用积极阅读状态读一本书?(高阶版)

采用 QEC 风格去读一本书整个过程如下:

1、每天醒来之后,先回答昨晚留下的问题。

2、在开始阅读之前,先回顾你在读上一章节时写下的旁注,并对其中让你现在感觉很重要的信息划线标注。拍照,并将其保存到系统之中(具体在接下来的部分进行介绍)。

3、再读一遍 QEC 笔记。在这过程中,你也可以将那些让你感觉重要、突出的内容加粗标注。

4、拿出一张空白纸,在右侧边缘位置列出你之前读过、并且你认为会与接下来所读章节内容有所联系的旁注内容。

5、开始阅读。采用 QEC 方法记笔记,并将那些你想要之后可以参考、回顾的信息通过旁注形式写在另一张空白纸上。

6、读完之后,回顾当天的 QEC 笔记,如有需要,可以在旁注中添加一些内容。接下来需要你付出一定的脑力工作,将你写下的旁注通过完整、清晰的句子联系起来。

8、在上床睡觉之前,在纸上写下一个自己还没想清楚的问题,留给潜意识。

 

重复和反思

在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之后,要实现真正的学习目的还需要经历重复或反思这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其实并不复杂,但问题在于许多人从来就不会回头去看他们之前记下的笔记或者是制作的思维导图。而为了让我们能够经常性的回去看这些内容,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系统。

 

 形成适合自己的系统

虽然你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数百个与此相关的系统,但不一定每一个都适合你,所以你需要选择其中一个适合自己的系统并进行相应的调整,直到拥有与自己实现高度契合的系统。有些人喜欢将笔记保存在索引卡或一本常看的书中,也有些人喜欢用数字系统来保存笔记。其实有很多种方式和标准可以用来整理笔记,你可以依据书籍种类来整理,也可以依据作者、主题、阅读日期等等。具体采用哪一个系统并不重要,只要你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找到相应的笔记就行。也就是说,无论你采取何种方法,你都要确保背后有章可循,你可以依据一定的逻辑来确定不同笔记的位置,不要指望纯粹的记忆在这种时候可以帮到你。

 

虽然对于笔记进行整理这一行为会耗费一定的精力,但这种付出绝对值得。因为当你可以完全信任自己、信任自己所创建的笔记保存系统时,你就不必再去费力思考“我是否记过这方面的笔记?我把它放在哪里了?”也不必再面对这样的困扰,“我记得放在那里,但没找到,让我再找找其他可能的地方再说。”

 

另外,关于回顾笔记,我有一点想要提醒,回顾笔记的前提是这些笔记可以应用于新的学习问题或者是有助于你当下正在投入去做的项目。也就是说,在你遇到新的学习问题时,你应该去回顾、查找笔记内容,而不仅仅是因为已经过去了一个月这种类似例行的做法。如果你是处于一段长期的写作或学习阶段之中,我建议你可以安排去回顾一下自己记过的笔记。在撰写论文时,我会每周都回头去查看相关内容的笔记。除此之外,如果只是例行的回顾笔记内容,投资回报率相当有限,尤其是在你的笔记存档已经很多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提升学习效果:面向他人或自己进行主动回忆

要想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就不能只是一遍又一遍的回头去翻阅笔记。要想验证你是否已经完全理解了某个知识或者某种事物,那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你能否将它向其他人解释清楚。要想达到这一效果,你在解释的过程中必须剔除专业术语,描述清楚为什么这些信息如此重要,并且要有一定的逻辑思路。听上去可能很简单,但真正要做到却很难,这也正是验证你是否理解、掌握某信息的试金石。如果你无法做到向其他人解释清楚这一知识点或概念,那很有可能你自己也没有做到完全理解和掌握。许多人,甚至包括那些看上去很聪明的人,都会通过使用复杂的词汇和高深艰涩的术语和行话来掩盖他们的缺陷。

 

关于这一点,我推荐你可以采用以教助学的费曼技巧,其中包括四个步骤:

1、选择一个概念。

2、将这一概念教给一个没有该领域相关知识的孩子或者其他人。

3、找到自己在这一概念理解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如果你没有尝试将这一概念口头解释给其他人听,你根本就不会发现自己在这方面存在哪些缺陷和不足)。

4、改善和重复。

你可以去参与研讨会、组织阅读小组、将相关内容写在公开的平台上,或是面向你的朋友、配偶或孩子来解释你学到的东西,任何你能想到的可以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的途径都可以。如果其他人都表示不感兴趣,那你可以尝试与自己交谈,这也是优化学习效果的第二个策略:主动回忆。这就要求你进入模拟情境,就好像自己在一个虚拟的课堂之中,面向假想的学生解释相关的想法或概念,在这过程中绝不能偷看笔记。

 

写在最后

我想,许多人在看书或者阅读材料的时候都是希望自己能从中获取到一些东西,学到一些东西。要想达到学习的目的,我们需要将眼前的信息传递到思维模型网络之中。为了实现阅读投资回报率的最大化,我推荐采用元学习技巧。而为了将信息从短期记忆状态转变为长期理解状态,我们需要与信息进行积极的互动,并对其进行反思和重复回忆。前者要求我们成为积极的读者,根据自己阅读时不同的动机和目标选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后者最好是通过形成一个适合自己的系统来确保进行适当的回顾。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贝版投资俱乐部公告
This is default text for notification bar